快捷导航

聊聊佛学与科学

[复制链接]
查看: 1|回复: 0
发表于 2024-4-16 1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挺感谢花呗借呗的,他帮我度过了大学之后找工作时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之后赚了点钱也都有存钱,存进余额宝吃点利息,偶尔利用余钱买点理财产品,赚点零花钱,也不会乱花钱。还是那句话,凡事都有两面,就看你怎么用它。要说它助长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我觉得那不是他的错,社会上各种贷款的软件或渠道层出不穷,就算没有花呗借呗,那些有很强消费欲望的人也会通过社会渠道借钱贷款甚至高利贷来满足自己,所以并不是他的错。就像up主说的,他是很合理的一个产品,是一个合理取代社会上各种借贷渠道的好东西。共勉。

  狭义的科学在物质层面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现在科学已经成了正确的代名词,但是科学是否真的已经完美无缺?未必。如来正法https://www.rulaizhengfa.com/有电子书了:《什么是修行》,《解脱大手印》,《了义经》,《揭开真象》,《圣僧铁记》,《学佛》,如果你还没时间去看,请抽时间去看看吧!网址每天内容有更新哦!希望对你学佛有所帮助!也希望转给有需要亲朋好友记得收藏网址喔!https://www.rulaizhengfa.com/article/detail.html?pid=30

  首先,科学只注重所谓的客观研究,不注重主观体验,但这一条本身已经自相矛盾。所谓的客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是什么?仍旧是人,也就是说科学实验中,客观无法脱离主观。所谓的客观的一个隐含表述是无论是谁过来验看,此规律都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市场规律也被视作一个客观规律,其实这里面的决定的因素是人群(当然,学者们也在里面找到一些所谓的客观因素,比如所买卖的东西及其价值)。这里面存在有很大的问题。以前一再所提及,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如果仅限于人来说,无论你怎么认识世界,都必逃不出这几个信息通道(或者叫传感器、信息采集器)。如物理上研究的声波,即是耳的作用(就是因为人有耳朵这个器官),而波形等又涉及到眼;如果研究颜色,则主要是涉及到眼;再如研究温度时,最主要的涉及到身的触觉(也会涉及到别的器官,比如温度颜色,这里在不影响本质的前提仅作简化以方便讨论)。如果对这几个方面分别抽丝剥茧,所谓的研究实际都是以人的这几个传感器为根本在收集外界的信息。以前一再说明,外物外界如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照片一样,背后并无实物(计算机里仅是电路及其所储存的信息)。再比如人看起来的颜色,实际上只是光与物体之间的作用(比如反射),以外物来说,外物的表面、光线强弱等不一样,颜色便不同,你不能定义一个标准的颜色。人与人看起来,同一个物体,颜色亦不同。人与动物的眼睛又一样,动物又有千万种。在狭义的科学世界中,有没有标准的颜色?有没有标准的观测者呢?你可以找找看,狭义的科学里,没有(所以哲学上说一切物体均处在变化之中)。再看看其它几个器官所对之外境:声波,嗅觉,触觉等,均是如此,意识更是人之想像。如此一来,客观一词,便成戏论!而佛学里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根尘相触生识,而生成十八界。除了以前提到的《华严经》中说的大种(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我们再引用一段以前曾经引用过的经文,在《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

  弥勒回答说:“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念极微细,不可执待。”

  这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本质,当然也是动画的原理,只是在几千年前被佛和菩萨们指出来。而科学研究工作者,早已经执假为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只知道动画原理,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听到也是“翻译”而来。而佛学破假是为了证真,藏在其后的三世因果的载体,不生不灭,为恒为真,如果你找到了祂(比如参禅),你便是证悟了。而科学(包括其上的哲学)则停在了一切物质均处于变化之中,而再不能前进一步。科学想求证客观,但却真正陷于主观想像之中而不自知,因为他过河拆桥,极力否定主观,而无法知道这些研究者在研究外物之时,而人绝对已经参与其中,哪一个研究不涉及到主观呢?难道机器人可以自己研究,自己采集、分析数据,自行得出结果?机器只是一堆人给他事先设定好的会执行程序的机器而已,一切均以人的判断作为设定依据——然而,给他设定的研究者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能如实认识自我!(除非此人也修佛学而有成就)而佛学则使修行者通过如实如理的主观修行,得到终极的道理。若勉强用客观与主观来说,佛学修行者便是证得了客观之实(或叫理,但物、理绝不分离)。但实际上,哪里有观?又谁在观?所谓客观,也只能是方便说而已,这绝非普通之人所能想像的。▲ 佛是规律的发现者与集大成者,佛出不出世,佛法所揭示的规律都在。在线装书局·恒强校注的《杂阿含经·二九六》中佛曾与诸比丘讲法:“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

  其次,有很多人已经将科学异化,以为只有在实验室里证实的才叫科学。且不说前文的结论(他自己要做判断,亦是主观),若有一个世界的终极真理,它一定可以解决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并可以解决这里的所有问题,是可以实践的。科学的真谛是实践,这是哲学给我们最高的判断依据。但很多人,对其它领域并不了解,便开始代表“科学”讨伐与之不同的领域,比如中国传统医学。正因为一些人的固执己见,使得科学走了一条偏路,虽是他们自己亲自参与,但是他们只要做实验,并且只研究外物或他人,从来不会向内看看自己。如不相信,可以看看心理学的历史,这些专家们基本以研究他人和人群为乐,即使如此,因为他们研究的是人(或心理或行为),曾经被科学长期拒之门外。殊不知,每个人自己体验、践行,也具有科学上所谓的客观性。比如梦境(梦并不是客观之物),这种现象正因为很多人都能体验,所以梦现象套用一下定义,也具有客观性。每个人吃到食物,不饿的是他自己,人人都是自己不饿,于是食物便有了所谓的可食用的客观属性(究有实质,这仍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宏观层的更大的主观)。即使如此,心理学家们也只对他人的脑电波等有兴趣。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一个叫做“科学”的实物,吞噬着它看不惯的一切东西。当然,这只是人类的偏见与执念而已。很多人攻击中国传统医学,要用某种理论证明才算科学。他们大肆嘲笑偶尔痊愈于传统医学便十分相信传统医学的病人——这些嘲笑者可以感受想像一下,当你自己身患重症甚至是绝症,四处奔波而求医无门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这样了。此时的你要理论证明还是要病愈而能续命?给你看好病的医生是偶尔撞了大运还是你撞了大运?可以说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去深入调查体验过。

  科学工作者并未将所有的实践现象纳入考察范围,但却敢于断然否定其他领域。比如前世记忆这种课题,他本身不产生经济价值,再加上本身困难重重,会有多少人有兴趣参与其中?另外,《周易》等占卜现象呢?占卜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的未来,读者可以看看明代学者著的《了凡四训》,绝非一些简单的心理学可以解释的(比如巴纳姆效应),如果有人对这个也不相信,那只能自己去研究了。相应的实践产生了相应的理论,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那便不会有相应的理论,也不会有相应的眼界,这实在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止如此,当本人学习传统医学时,才发现痰湿才是百病之因。一切杂病、重病,按痰湿施治,很快痊愈。而肉食油腻确实是主要的生痰之源。佛的一个五戒,慈心不杀,一个不食众生之肉的菩萨戒律,让你身体不但远离病患,更远离因果,佛是当之无愧的大医王。而以狭义的科学武装的主流医学搞了各种名相,其治序效果,我就不说了。我从小体弱多病,很早就知道,不但癌字辈的病不好,很多炎字辈的病也不好看,其实你可以细心想想,有多少病是能被主要流医学有效治愈而同时告诉你不再复发的原因的?至少传统医学可以,更不要说佛学。你不实践,你便落在低层次的实践上,在你的世界里,你的那些错误的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的,因为这就是你的因缘,你也是如此来行事并把它变成现实的。比如一个被主流医学判死刑的病人,由于他的认知,他很难相信其实他的病可以被治愈,于是便一步一步走向绝路。

  套用一下哲学矛盾论的观点,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不可分割,那离了主观,哪有客观?更何况有很多谦虚的科学家们自己也认为科学对很多事物一无所知。最大的问题是事实,唯有求是,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们对科学委以重任,可是狭义的科学(不是广义,正确的实践皆是科学,这才是广义的科学)令人失望。虽然认识客观是靠主观意识(严格地说是人的五官,身体与意识),但他一头扎到所谓客观事物中,迷失了自我,忽略人类自身,嫌弃主观因素,目前已经探测到微观的量子世界,难道人的想法是原子、量子的作用结果?这个说法你同意吗?由量子组成的你生成下一个想法,只是原子、量子作用的结果?普通的物质具有意识?这是科学认可的结论吗?狭义的科学既不对你的人生幸福问题负责,又不能解释人的来处与去处,却断然否定佛法等在内的实践,极不负责任。别忘了科学的实践者还是普通的人而已。

  不修佛学,于汝何加焉?不修佛学,只信狭义的科学,真的很科学吗?

  相关拓展

  佛法法门

  菩提树下,佛陀如何悟道?世间何物可记录人的一生?

  你为何会吐痰?

  中国传统医学的实质

  修身养性为何会使人健康?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本人学生,差不多19年的这个时候吧,我用花呗12分期1200买了微软精英手柄,这个月刚全部还完。每个月就100多块钱,当时想的是只要悄悄省点100多就出来了。确实,一个月省出来100多完全没有压力。但真的很不舒服,真的很不舒服,真的很不舒服!可能是因为我年轻,可能因为我不喜欢拖欠,可能有强迫症,可能比较怂,比较较真儿,分期这东西,大钱是分期,小钱也是分期。有一天晚上我试着想象我每个月只需要还100块钱,然后还30年。这里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我下个月要还100块毫无压力”,另一个是“我需要还36000”。两种概念对应两种人(摒弃穷人和富人的概念)。如果方向在“下个月只需100就ok”那么分期大可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承受不住“天啊我要还人家30年的钱”(当然这和还房贷差不多吧),那就不要碰分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信用卡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信用卡交流吧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不给不给就不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用卡吧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