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采用什么标准?有哪些要求?

[复制链接]
查看: 28|回复: 0
发表于 2023-11-6 15: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小就怂,喜欢的东西都是有钱再买,没钱那就憋着,等等,说不定就不喜欢了,我也没有啥必须用钱的地方,所以我至今没办过信用卡,只有储蓄卡,花呗也只用过几次,是双11时候,但是收到货以后能还立马还了。我挺怕超出我能力的消费,一想到每个月都得还钱我就不自在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反而储蓄卡里的钱越多我越安心,我也笨,不会理财,就老老实实存储蓄卡。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在 ISO9001:2008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诚信管理实践,对诚信体系建设进行的一次系统性升级,标准号:GB/T31950。 GB/T31950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企业的标准化要求;二是完善了诚信认证的相关制度和程序,提出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进一步规范了标准实施行为;四是提出了标准实施和监督检查要求。

GB/T31950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和 GB/T28001-2011等已有认证准则或要求转化为标准,实现了认证活动全过程管理,体现了国际通行做法。 不仅增加了《管理准则》中有关企业诚信评价的相关要求,还新增了《管理准则》中“诚信原则”条款,并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作为“信用管理体系基础”加以规定。 GB/T31950建立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为企业获取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信用评价信息提供了基础:1、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持社会的诚信体系,以推动社会诚信道德发展。 根据该原则,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就必须使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增强其信用意识,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意识。 通过对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企业员工进行教育与培训,使之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等意识是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在信用管理过程中应自觉遵循、主动履行相应信用规范和行为准则。 建立和实施正确的信用规范与行为准则,是本企业实现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目标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信用管理体系框架

信用管理体系框架是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基础,具有统领整个信用建设的作用。

1)组织结构框架:确定信用管理体系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2)信息共享框架:明确每个组织机构的数据共享需求,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诚信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共享服务;

3)保障与支撑框架:确定企业在诚信管理体系中应履行的义务以及保障措施,并提供满足这些措施需要的政策、制度等。3、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按照《管理准则》的要求,诚信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在认证的基础上进行,并不断完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认证机构应按照《管理准则》要求对其获证企业建立健全诚信认证工作机制,并根据本企业诚信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认证实施计划(包括年度计划、质量改进计划、服务改进计划和顾客满意度调查、服务响应报告等),并开展相关工作。认证机构可以在第三方认证机构数据库中对已获得相关证书的企业信息进行查询。 对获取不到有关信息的,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获取并提供所需的信息或材料。4、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以约束,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信用环境或社会信用体系,那么,企业就难以实现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2)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树立对客户、供应商、员工和政府相关方履行承诺和合同履行的社会责任意识,使诚信经营成为企业文化理念;

(3)通过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可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通过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5)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国际惯例,也要考虑国内现实情况。

相关阅读:ISO认证
大一在外地上学就申请了信用卡,爸妈给了两张信用卡作为紧急备用金。虽然知道分期还款在经济学上更加有利,但是依旧设置了每月自动还全款。一直到工作,也一直只用一个信用卡,没有花呗没有白条。所以银行卡上限很高了。银行里永远两个账户,储蓄和备用金,每个月拿到工资存1/3去备用金,1/3用来还款,1/3放在储蓄做杂费。现在工作半年不到,有4万在自己的小金库还是很开心的(包含爸妈节假日的红包)。有朋友推荐理财产品,但是自己不懂不敢买。可是距离买房买车还是太遥远,年轻人有个产业真的好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信用卡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信用卡交流吧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不给不给就不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用卡吧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11 )